发布时间:2022-12-13 22:25
红星新闻
作者:彭祥萍
12月1日-2日,2022年中国柔性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“金熊猫”全球柔性电子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成都高新区举办。
本次大会设置“‘金熊猫’全球柔性电子产业创新创业大赛”“中国柔性电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”主论坛和“中日韩柔性电子先锋对话会”“柔性电子产业链生态论坛”分论坛,旨在最大限度释放柔性电子产业创新动能,助力产业“建圈强链”,推动成都柔性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 ▲活动现场
设置40万元奖金池
吸引6个国家和地区的228个项目参赛
12月1日,第四届“金熊猫”全球柔性电子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成都高新西区举办。
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,大赛面向全球,共征集到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228个项目,涵盖柔性传感器、芯片、显示、新能源、柔性印刷、终端应用、柔性智能穿戴、柔性存储等柔性电子产业链相关领域。
历时6个多月的比拼,基于柔性微电极阵列的自研脑电设备及产业应用项目、高聪机器人项目、环境微能量采集与管理芯片项目、超薄柔性玻璃(UTG)一次成型技术项目、柔性LEDAR显示系统项目等20个项目入围决赛。
▲活动现场
比赛当天,20强团队带来项目路演。经过角逐比拼,明星企业组:超薄柔性玻璃(UTG)一次成型技术项目获一等奖,柔性LEDAR显示系统项目、基于MEMS集成工艺和纳米新材料的超微型电阻式气体传感器项目获二等奖;明日之星组:巨印科技——突破MicroLED显示瓶颈的巨量微转移技术项目获一等奖,高纯镓及氮化镓衬底材料产业化项目、基于柔性微电极阵列的自研脑电设备及产业应用项目获二等奖。
据活动主办方介绍,本次大赛共设置40万元奖金池,除奖金支持外,获奖团队还可享受包括“启动资金支持、风投机构股权投资、创业空间支持、政策扶持、落地配套奖励、竞赛衔接、人才引进、入驻专项创新中心”等系列落地政策扶持,以此促进“双招双引”,吸引项目和人才双落地。
业内人士谈“成都机遇”:
“电子制造往西部迁移将是一个大趋势”
柔性电子是一项新兴电子技术,独特的柔软性、延展性结合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,使其在医疗、信息、能源、国防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成都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迅速,以成都高新区为例,该区柔性显示产业城市排名全国第一,已相继建成京东方国内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,出光兴产全球第三个、国内首个OLED发光材料制造基地,路维光电国内首条G11代掩膜版产品生产线等。同时,围绕京东方、天马等新型显示链主企业,成功打造从核心材料、关键部件、高端设备、触控模组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,吸引了LG化学、中光电、中京元盛、华兴源创、业成、TCL、OPPO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。此外,在新兴显示技术方面,这里已落地辰显光电、创显光电等Micro-LED细分领域领军企业,并已形成以极米、菲斯特为主的激光显示产业集群。
现场,业内人士也分享了发展柔性电子产业的“成都机遇”。
“成都有很多水平较高的高校,人才绝对是任何产业的一个发动机。同时,成都的居住环境也非常有吸引力、竞争力。”在重庆恒渝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铭案看来,包括显示屏、终端组装制造等在内,成都柔性电子产业链集群已初步形成,“电子制造往西部迁移将是一个大趋势”。
谈及为何选择落户成都,出光电子材料(中国)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岛光茂表示:“成都拥有比较完备的产业集群,在新材料的使用和量产方面,拥有优秀的技术,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研发合作基础,尤其是开发新高性能材料有很大潜力。”
本届大会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还连线发布了一项重磅成果——由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牵头汇编的《2022年柔性电子产业白皮书》(下称:白皮书)。
▲活动现场
据悉,这是我国第一本柔性电子全产业领域的白皮书。白皮书提到:柔性电子技术是在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形成的颠覆性科学技术,柔性电子等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,正加速跨行业、跨领域融合创新,应该成为赋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引擎。目前,国内已经涌现出像联想、京东方、维信诺、天马微电子、恩福赛等一大批优秀企业。
“当前,中国柔性电子产业已实现从跟跑、并跑到领跑的转变,在国际上崭露头角。”为抓住当前柔性电子产业发展新机遇,黄维院士提出3个方面的倡议:要进一步聚力产业布局,打造柔性电子“中国碳谷”的产业底座;聚焦核心技术攻关,加强柔性电子创新发展顶层设计;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,充分挖掘柔性电子人才创新潜力。
来源:红星新闻 记者 彭祥萍